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智库动态> 法治新闻
第五届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 “社会治理法学50人谈” 征文公告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6日 发布者: 点击次数:758次


  •  

    第五届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 -社会治理法学50人谈-

    新时代法学-三大体系-的历史定位

    --以新时代社会治理法学-三大体系-构建为视角

     

    经研究商定,第五届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法学》杂志社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同举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承办;《法商研究》编辑部、《法学评论》编辑部、《江汉论坛》编辑部,教育部社会治理法治建设创新团队,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法与经济学研究院、刑事司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大数据研究院,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中南检察研究院(筹)和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协办。

    本届论坛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简称-三大体系-),推动法学学科体系建设,培养法治人才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新战略为引领,以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三大体系-,带动社会治理法学-三大体系-建设为主旨,以-新时代法学‘三大体系’的历史定位-为主题,以新中国法学教育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重大成就、基本经验、机遇挑战、时代方位、历史使命为视点,诚邀理论界和实务界有研究专长及关注该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莅临发表见解、评点与指导。

    一、论坛概况

    (一)时  间:201976

    (二)地  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

    二、论文要求与提交方式

    (一)提交的论文必须主题鲜明、观点正确,具有原创性,有独到见解和学术价值,未在任何刊物公开发表。字数1万字以上,注释体例参照《中国法学》。

    (二)为便于论文交流和打印汇编,每篇论文均应按规范的格式与表述要求,在题目下方写明300-600字的内容提要,会议只接受论文全文的电子文本,不接受发言提纲、内容提要和论文打印文本。

    (三)征文截止日期:2019615日,逾期不再接收。

    (四)提交的论文请发送至电子邮箱16107460@qq.com,邮件主题和附件格式为-姓名+单位+第五届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征文-。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汪 洋老师,电话:027-87511373,手机:13297973929

     

     

     

                        第五届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

                           ---社会治理法学50人谈-筹备组  

                          201936

     

     

     

    附:

     

    第五届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 -社会治理法学50人谈-

    征文参考选题

     

    一、新时代法学-三大体系-的历史定位

    1. 新时代法学-三大体系-的定位及意义

    2. 新时代法学学科体系的创新发展 

    3. 新时代法学学术体系的历史地位及其时代价值

    4. 人类法治文明语境下当代中国法学话语体系建构的路径

    5. 新时代法学-三大体系-与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关系研究

    二、新时代社会治理法学-三大体系-的地位及价值

    1.社会治理法学的缘起及其启示 

    2.-马恩经典作家-关于社会治理法治的基本原理及其当代应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法治的基本经验

    4.新时代习近平社会治理法治理论的品质及其指导意义

    5.新时代社会治理法学的研究对象

    6.社会治理法治的基本原则

    7.社会治理法律关系 

    8.社会治理法治的历史类型及其启示

    9.社会治理法学与宪法行政法学的关系

    10.社会治理法学与民商法学的关系

    11.社会治理法学与经济法学的关系

    12.社会治理法学与社会法学的关系

    13.社会治理法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

    14.社会治理法学的理论价值及其意义

    15.社会治理法治的文明互鉴研究

    16.新中国70年社会治理法治的理论与实践

    17.社会治理法律制度体系

    1)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法

    2)社会自治法    

    3)政社合作共治法

    4)公共安全保障法

    5)社会矛盾化解法

    6)网络社会治理法

    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

    18.社会治理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及其考评标准

    19.网络社会治理法学学科证成

    20-枫桥经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东方模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