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合作交流> 学术交流
徐汉明教授应邀出席中国法治现代化暨中国法治实践学派 2021 年智库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3日 发布者: 点击次数:2389次

中国法治现代化暨中国法治实践学派2021年智库论坛·第三届“方德法治研究奖”颁奖典礼于10月23日在南京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百年进程”。来自国内政法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

江苏省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会长、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中国(南京)社会治理与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公丕祥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胡敏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高铭暄教授,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竹,中国法治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钱弘道,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会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教授胡云腾分别致辞。

大会主题发言阶段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夏锦文和浙江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院长胡铭教授共同主持。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会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教授胡云腾,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刘华,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林教授,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沈国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朱景文,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朱苏力,浙江大学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院长金伯中教授,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恒山等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中国(武汉)社会治理与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汉明教授应邀出席并作主题发言。徐汉明教授的发言以“习近平网络强国理论的总体性特征及其时代价值”为题,从多重角度分析了“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理论”的核心要义,并阐述了其诞生的时代背景、总体特征及意义。他认为,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数据文明时代,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等提出了一系列挑战,网络强国战略应运而生。对此,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第一,习近平网络强国理论的核心要义具体可凝练为“十三论”。即包含“时”“势”论、布局论、性质论、驱动论、融合论、命门论、安全论、治网论、体系论、增量论、人才论、共赢论、保证论。它是应对网络带来的风险的重大理论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最具原创性开拓性科学性的体系;第二,网络强国战略顺应了人类社会向智能社会转型发展的大趋势;第三,这一理论最鲜明的品质,集中表现在实践性、科学性和人民性三个方面;第四,这一理论体系是新中国七十年理论制度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陈柏峰教授也应邀教授出席论坛并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社会理论”为题发言,由他撰写的《中国法治社会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在此次“方德法治研究奖”中荣获二等奖。

本次论坛由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中国法治研究院、中国社会治理与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江苏法治发展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课题组主办,江苏方德法律研究中心协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李辉、谢欣源也出席了此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