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社会治理法治学科的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6日 发布者: 点击次数:2895次
  •  

    本专业根据我校现有的教学科研成果、人才资源优势,结合该学科自身特点,组建了六个研究方向的学术研究队伍:社会治理法治基础理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法律规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法治保障、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法治保障、社会管理机制法治建设及法治评价体系。在不断研究和把握该学科的前沿动态和研究热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丰富学科研究内容,提高学术研究团队的建设水平。今后,建设的重点在于拓展学科研究方向,提高学科研究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及地方的社会治理法治建设工作。
    社会治理法治专业现有5个方向的教授58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4人,硕士生导师18人,专、兼职教授均为国内知名学者、实务界专家和社会精英人士,具有高级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实务经验丰富。从学科的发展与提高来看,本专业需作出如下努力:
    1、大力引进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积极引进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人才担任社会治理法治专业的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以适应学科的国际化战略需求。
    2、继续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并通过实证调查、科研攻关、社会服务,进一步提高本学科青年教师的学历、知识和学缘结构。
    3、继续聘请校外国内知名学者、实务界专家和社会精英人士担任兼职导师。目前本专业已聘任多名校外人士担任兼职导师,在此基础上,本专业将继续聘任相关国内知名学者、实务界专家和社会精英人士,建设国内一流的“双导师”教学科研队伍。
    1、建设多梯次的精品课程体系。在学习现有国内一流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的前提下,结合社会治理法治学科建设的需要,遵循全面建设、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原则,将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建设成不同级别的精品课程。
    2、结合社会治理法治专业的需要,建设门类齐全的教材、案例库体系。目前,社会治理法治5个方向的专业课教材和案例库在国内尚无,本专业已组织研究方向的主持人开展攻关,或招标组织国内学科带头人承担教材撰写任务,力争打造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教材体系,建设门类齐全、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结合中国实际的案例库,形成国内首批该专业的优质教材和案例库体系。
    3、始终坚持严格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咨询服务的动态质量控制,并以此为保障课程建设及运行水平、实效和质量。
    4、积极探索“学科融合、多方参与、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课程建设路径,提高课程运行的含金量。
    5、坚持动态建设原则,根据社会治理法治学科的现实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或开发新课程,确保课程的适宜性、创新性、前瞻性。
    1、继续坚持培养富有探索社会治理法治基础理论与实务前沿的前瞻意识,勇于开拓和创新,既能承担国家机关的专门性技术工作,也能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社会治理法治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理念,积极探索并实践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强化课程教学的实时性、实用性,鼓励学生多从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学习与研究模式。
    2、完善“2+1+4+x”博士教学模式。即:公共课(2门)+学科基础课(1门)+专业课(4门)+任意选修课(至少2门)。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课程,由国内一流大师、知名教授、实务专家担纲讲授任务,形成以相关优势学科为支撑的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新型学科体系。
    3、优化教学管理。加强博士研究生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精选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结合该学科自身的特点,加强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在符合条件的科研院所、实务部门建设校外研究生创新基地,并结合导师或校外基地科研项目完成学位论文,为提高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保障。加强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和管理工作,积极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
    4、加大与社会治理法治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力度。争取在5年内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国家级课题5-10个,省部级课题20-30个,校级课题5-10个,出版专著40-50部,在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文章50-100篇。
    5、加强与各级党政机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就社会治理法治建设的重点、难点、热点、薄弱点问题合作开展科研攻关。
    本学科将围绕应用型、融通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为支撑,坚持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战略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措施如下:
    1、实行“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互动融合模式。本学科要求博士生围绕社会治理法治10个方面重大理论前沿问题,紧扣社会治理法治建设90个问题,参与社会调查、课题攻关、论文撰写与协同科研;同时,选派博士生调研、实习、参加学术交流、开展联合攻关,使其在实践中提升调查研究能力、睿智思辨能力和强劲科研能力。
    2、探索国际合作交流培养模式。设立境外科研基地,并派遣博士研究生驻所开展科研工作,吸纳借鉴集聚全球优质智识资源,探索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博士研究生。
    3、建立人才培养新型考核评价模式。本学科改变当前博士研究生以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为主体的考核评价标准,变“重末端平行量化考核”为“过程控制、节点考核、持续改进、能力学位”的激励约束的动态考核模式,要求博士生在第一学年要围绕科研选题,紧贴地气,调查研究,完成一份高质量的实证调研报告,回答是什么,提升调查研究能力;第二学年要围绕科研选题,钻研基础理论,创造性地开展理论研究,完成一份高质量的论文报告,回答为什么;第三学年要结合国内与派遣学习完成一份法律草案或政策建议稿,回答治国理政怎么办,从而使其成为理论与实践兼备,复合型、创新型、能力型人才。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本专业在保有现存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坚持业务门类齐全、常规业务量大、指导人员结构合理、管理制度兼容性较好的原则,再扩建实习基地15-20个,并且专门建设适合本学科教学科研所需的实习基地,针对不同实习基地的特点制定科学系统实习计划方案,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联系点制度、检查考核制度、评比表彰制度、定期汇报工作制度等多项工作制度。
    本学科将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加强该学科教学科研工作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研究的动向,掌握前沿知识,更新思想观念,拓宽研究思路,着力打造科学完备的跨国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团队,提升学科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建立“六互模式”。同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与地方政府、高等院所签署人才培养、科研协同战略合作协议,设立境外科研基地,建立与国内外大学的学术交流关系,建立“六互模式”,即:学生互派、学历互认、教授互聘、科研互助、成果互享、经费互摊。
    2、开展学术交流。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邀请国外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建立高级学者互访制度,选派访问学者出国交流。
    3、开展国际交流。定期或不定期发起组织举办本学科国内国际高端学术会议,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建立长效交流机制。
    4、开展项目协同创新合作。搭建平台,鼓励教师与国内外高校进行教学合作和科研项目联合攻关。
    5、加强同实务部门的长效合作。深入实地考察调研,与一线工作人员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实务部门的需求,为其提供优质高效的决策咨询服务,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
    制定本学科图书及期刊杂志订阅规划,进一步丰富我校图书馆本学科领域的馆藏资料,拟增加最新学术专著,增加外文权威专业期刊,购买部分国外专业数据库系统,建立学科资料信息检索系统,为教学、科研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和技术支持。
    学校要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经费投入力度加大,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学术交流、图书资料购买、科研投入、实验室建设与维护等。要拓宽学科建设资金筹集渠道,积极与党政机关、执法机关、司法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各界建立战略合作,为其提供咨询服务,积极争取其对本学科建设经费的资助,并争取学校增加配套经费额度。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使目前本学科的教学条件、教学方式和科研环境都得到更大的改善,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层次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学术环境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