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智库动态> 法治新闻
一场别开生面的师生见面会 ----“社会治理法治”专业新生入学暨师生见面巡礼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5日 发布者: 点击次数:488次
  •  

        (通讯员 郭倩)9月9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举行2017级“社会治理法”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入学暨师生见面会。
    出席见面会的导师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既有专门从事教学科研的,也有在实务部门兼职的,他们是:湖北省纪委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洪波、武汉大学法学院江国华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徐敦楷教授、校党委副书记齐文远教授、方世荣教授徐汉明教授、张德淼教授、吕国营教授、杨宗辉教授、戚建刚教授、董少平教授、袁铖教授、武乾副教授、陈实副教授等,“这些导师的名字以前只在期刊杂志上见过,都是业界牛人,可谓豪华型的导师团队2017级硕士研究生陈昕璇感叹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徐汉明教授认为研究中心创立以来取得的一系列的成就离不开学校老领导徐敦楷教授,吴汉东等教授的大力支持。“今天学校法学教育的领导和专家教授出席这个新生见面会对于2017的硕博士生来说应当是一个终身难忘的事情,它将给你们开启辉煌的人生旅程”。
    “众所周知,社会治理法学属于新兴学科,和刑法、诉讼法都扯不上多大的关系,但当我找到方世荣教授和刘茂林教授时,对他们说了我的想法后,他们非但没有排斥,反而给予了我大力的支持,如果没有当初他们宽广的心胸,这个学科可能就成立不了”。
    “我也没作特别的准备”方世荣教授被点名要求发言,显得有些无奈。“虽然这个学科还处于发展完善的阶段,但是你们要打开思路,要有创造性,不要受任何权威的约束,积极地按照学科的规律和研究的范式认真的思考问题。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够开动脑筋,在一些新的领域要有所突破,使这个学科逐步的完善起来”。方世荣教授以简短的发言向新生们传达了他的希冀。
    “中心的发展是离不开校领导的支持的,中心成立以来,齐文远教授一直把中心的事挂在心上,也为中心的事奔波操劳了不少,下面有请齐文远教授讲话”徐汉明教授主持说道。
    齐文远教授向新一届社会治理法学博士生、硕士研究生表示欢迎和祝贺。“我希望同学们要多关注中国社会现状,培养和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深入基层考察调研。要通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要注重交叉学科的学习,努力成为高端复合型人才”。
    会上,博士代表叶强、博士生代表徐凯分别介绍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的体会;陈昕璇代表新入学硕士生发言。
    回归以研究为中心的学习,做到术业有专攻。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特征是以问题为中心,即读书、科研都是围绕问题而展开,具有明确地问题意识”。徐凯在交流中提到。
    陈昕璇同学认为“我们需要立足社会,关心时事,学会从庞杂的社会信息中提取有研究价值的部分,加以分析,并最终落实回归到社会中去。重视社会调研,重视新闻采编,重视所有能让我们脚踏实地接触最真实社会现象的渠道,为研究提供最有价值的材料”。
    徐汉明教授认为我国目前人才总数为9556万,法学人才共165万,占总数的11.8%。其中专业型,综合型人才稀缺,法学教育现状尴尬,学生多为会考试,能力差、实务能力弱,无法适应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我提议同学们要深读中国特色社会法治理论,在读西方法治经典著作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思考和理解。系统性的了解古今中外法治治理理论,追根溯源,这将有助于同学们调查研究能力的提升”。徐汉明教授希望学生们以中国当代实际问题为中心,更加有效地提升专业素养,执行能力、创新能力,共同营造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成为复合型,能力型、创新性人才。
        自2012年社会治理法学学科创设以来,该学科紧密按照结构合理、体系完备、内容新颖、知识融通的总体思路进行构建学科硕士、博士点的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为支撑,大力促进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紧密合作。目前,该学科共计招录研究生33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研究生1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