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智库动态> 法治新闻
2017年政法工作将如何回应群众关切?——新华社对2017年政法工作述评与展望 徐汉明教授参与点评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4日 发布者: 点击次数:441次
  •  

    2017年政法工作将如何回应群众关切?
    ——新华社对2017年政法工作述评与展望 徐汉明教授参与点评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题:2017年政法工作将如何回应群众关切?)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12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2017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政法工作将如何回应群众关切?
     
        焦点1:如何加强民航、高铁、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安全?
        关键点——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智能化安保工作新模式
        【背景】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北京地铁单日最高客流超1200万人次,杭州已规划建设总里程数超过446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地铁、城铁正在成为众多城市“标配”。但许多人担心,在封闭、狭小和人员高度密集的环境下,如何有效防范安全风险?
         【回应】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针对民航、高铁、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发展快、安全风险大等特点,要借鉴湖北等地严密巡控网、完善安防网、夯实内保网、做强科技网的经验,落实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智能化安保工作新模式,提高对各类风险隐患识别、预警、处置能力。
        尤其是针对地铁等轨道交通客流量大、通行快,安全风险高的特点,会议提出,要以防暴恐、防踩踏为重点,探索运用自动识别技术,提高安检自动化、精细化、快捷化水平。同时,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安全防范意识,完善应急疏散、处置预案,严防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
        【点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徐汉明说,世界各地公共场所发生的暴恐犯罪一度增加了人们的公共场所“密集恐惧症”。要全面提升防控等级,坚持重点防控、整体防控,科学调整警务部署。进一步强化重点物品、重点人员管控,严密各类危爆物品购销渠道治安管理,坚决把危险物品和危险人物堵截在车外站外。认真落实严格的安检制度,强化违禁物品查控措施,进站上车物品安检,城市地面公交要加强临检抽检。
     
        焦点2:如何打击网络犯罪?
        关键点——电信诈骗、买卖公民信息和校园贷引发的问题是打击重点
        【背景】过去一年中,山东女大学生徐玉玉之死等案件令人痛心,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为人们深恶痛绝,“女生裸贷”现象更让人瞠目结舌。权威部门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网络犯罪已占犯罪总数的三分之一,并以每年30%以上速度增长。有效打击网络犯罪,人民群众呼声不断。
        【回应】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要适应新形势,加强网络技术手段研发建设,善于运用大数据关联犯罪嫌疑人行为轨迹、创新网上网下一体化打防管控模式。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要完善电信网和互联网国际出入口诈骗电话防范系统,完善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异常资金交易风险防控系统,研究解决实名制登记中存在的漏洞,及时查封虚假、钓鱼网站,切断不法分子实施电信诈骗的网上通道。
        ——针对窃取泄露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新动向,深化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灰色产业群,强化重点行业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针对“校园贷”引发的问题,要加强网络借贷平台监管,防止电信网络诈骗的黑手伸向高校贫困学生。
        【点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品新表示,网络犯罪已经同所有传统犯罪渗透融合,成为刑事司法的最大挑战之一。对此,标本兼治是原则,重拳打击与长效机制不可或缺。查封不法网站、切断犯罪网上通道、强化防护措施,就是要将司法治理的关口前移,也是对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的贯彻。
     
        焦点3:如何防范冤假错案?
        关键点——运用大数据制定证明标准,提高律师辩护率、当庭宣判率
        【背景】过去一年中,陈满案、聂树斌案等冤假错案昭雪平反,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正式推开,人们希望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等法律原则的落实能真正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惩罚”。
        【回应】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只有坚持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才能实现改革目的。关键要统一适用法定证明标准,确保侦查、起诉、审判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检验。
        会议提出,要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对量大面广的刑事案件证明标准进行集中攻关,形成操作性强、可数据化的统一标准,为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动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落地奠定基础。改革中,要处理好庭审实质化与改革庭审方式的关系,贯彻好证据裁判原则,落实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提高律师辩护率、当庭宣判率,让法庭成为以看得见的方式保障司法公正的“殿堂”。
        【点评】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程雷表示,我国目前对于刑事案件证明标准的规定以及司法解释过于原则和抽象,需要法官针对不同案件的不同特点一一进行甄别,难度较大。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证明标准,对提升司法机关判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他认为,在制定证明标准时要更加注重案件的类型化,以便司法机关在同一类型案件中寻找明确的答案。“现在很多案件都可以数据化,这样就可以回头看,进行数据分析。哪些是成功的经验,哪些存在偏差。这比过去个别经验的总结更具科学性。”
     
        焦点4:如何改变“执行难”?
        关键点——法院与相关部门全面对接网络查控体系,让失信者处处受限
        【背景】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向执行难顽疾全面宣战,截至目前已经取得重要进展。案件能否顺利执行,直接关系到公平正义能否最终实现,政法机关对此又将有何高招?
        【回应】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各级法院要进一步攻坚克难,加大依法执行力度,提高有效执行率。各有关部门要支持法院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形成解决执行难的合力。尚未与法院网络化执行查控体系对接的部门、单位,要尽快对接,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促进执行难解决。
        【点评】多位法学专家表示,解决执行难不能单靠法院一家,必须由各方合力,严格执行落实惩戒失信被执行人的有关规定,尽快建成覆盖全国,涵盖土地、房产、存款、各类金融理财产品等的网络化、自动化执行查控体系,从系统性、法治化层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焦点5:如何规范警察文明执法?
        关键点——制定执法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民警执法办案有章可循
        【背景】身份证究竟怎么查?群众能不能围观拍照?……2016年,一系列热点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公安机关执法规范的讨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既是一线民警有效执法的基础,更是人民群众增强安全感的需要。在这一点上,人们满怀期待。
        【回应】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既能让民警增强执法自信心,又能让群众消除不安全感。要落实《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以解决执法突出问题为导向,研究制定基层急需、民警急盼的执法标准和操作规程,形成覆盖面广、简明扼要、易懂好记的标准规范体系,确保民警执法办案有章可循。
        【点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奋飞认为,研究制定执法标准规范体系,对于实现执法公正,提升执法公信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他表示,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要提升执法水平,实现执法公正,最重要的就是守住法律底线,在法律范围内合理行使裁量权,确保执法行为具有更高的合理性与可接受性。这既要求执法人员意识到文明规范执法的重要性,也要求有关方面能为执法人员制定出更具操作性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