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ICP备09005423号-7版权所有:中国法制发展战略研究院
地址: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特一号
传真:027-87108590邮箱:fazhihubei@qq.com
浏览总量:653340
近期以来,关于自媒体的话题不断发酵。自媒体是随着新型传播方式运用而出现的一种全新传播形态,它让人人都有了发声、传播的机会。然而,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自媒体的内容无下限、刻意“抹黑”他人或企业等。这些乱象何以出现?
5月8日,暴走漫画在今日头条上放出的视频包含戏谑侮辱董存瑞烈士和叶挺烈士的内容。5月16日至17日晚间,今日头条、优酷、爱奇艺、BILIBILI等平台先后发布封禁“暴走漫画”声明,对“暴走漫画”等相关内容做下架、封禁处理。 5月11日,二更食堂公众号针对“滴滴司机杀害空姐”事件发“蹭热点”推文辱及受害人,被批吃“人血馒头”。之后,二更食堂先删除文章不当部分,后全文删除并致歉,再二度道歉。5月13日晚,二更食堂公号宣布永久关闭。 2018年5月22日,“情感教主” Ayawawa因发表关于慰安妇的严重不当言论,被微博禁言、禁关注6个月。
人民日报:当流量完全沦为生意,甚至成为内容创作的唯一驱动,失控难以避免。无论是刷量掺水,还是内容低俗,其意图无非是博人眼球、博取流量。 分贝再高,嘘声终究是嘘声;流量再大,糟粕依然难成精品。突破底线、一味媚俗引来的流量,是短视的,也是短时的,难以为继、不可持续。自媒体行业的竞争核心归根到底还是内容创作。 自媒体虽区别于真正意义的媒体,但如今不少产业化大号拥有的粉丝动辄以万计,其影响力已丝毫不亚于媒体。自媒体的“自”也是自律。如果任性而为甚至逾越底线,一时的流量狂欢只会侵蚀口碑,最终令自己陷入生存困境。 新华网:自媒体价值取向失衡的问题必须要解决。当前,自媒体趋于普泛化、自主化,越来越多的人借自媒体平台发声,这其中有一些是个人情感表达,更多的是商业机构运营下、流量经济导向下的变现需求,这就使得那些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自媒体,将重点完全放在了如何博眼球吸引用户关注上,为了谋取利益违背内容为王的正能量取向,甚至公然挑战良知。但自媒体亦属于媒体,必须遵守媒体传播规范,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中国传媒大学 网络法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 王四新 一些自媒体的违法违规行为影响党和政府政策方面的布局,因为现在全国各项工作一盘棋,这些不良信息会影响相关工作的落实。对于广大用户尤其是未成年人用户来讲,大量的“三俗”内容会诱导未成年人采取一些非理性的行为,给社会的文化建设带来一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隐患,时间长了会动摇我们文化立国的基础。 有人认为,良莠不齐的自媒体平台将面临洗牌在即的可能。对于洗牌的说法,我觉得有点误导了,因为洗牌就好比是外力干预了原来的一些结构性的东西,或者说影响现有的布局,但事实是我们一直坚持必须服务于大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是“两为”方针。 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将法律规定以及政策层面一直强调的内容在实践中进行了系统性的贯彻。一些靠“三俗”内容以及其他不良内容起家的自媒体会面临治理的问题、面临关停的问题,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中国传媒大学 文法学部法律系副主任 郑宁 近期的一系列有关自媒体的事件,释放出相关监管部门对自媒体的监管力度空前加大的信号。近期是几个部门多管齐下连续处罚,这是不多见的。之所以出现这么多自媒体乱象,我觉得根本的原因还是企业盲目逐利,在这个基础上忽视了法律的规定以及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自媒体平台是不是会洗牌?我觉得,至少通过这一系列事件,会促使自媒体平台进行深刻反思,短期可能追逐了一些眼前的经济利益,但是从长远来讲,无论是对总体的社会形象还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说都是不利的。所以,我觉得这会让一些不规范的或者打法律擦边球的企业引以为戒,营造更加公平良好的竞争环境。 从监管部门的角度来讲,当然需要建立一些长效的监管机制,比如说加强信用监管,依靠大数据进行实时监控。而且,仅靠监管部门一家是不够的,监管部门应该与行业协会、互联网企业、公民一起,形成社会共治的局面。其次,企业及自媒体平台应加强自律,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技术改进,切实负起平台应有的责任,更加注重社会效益,这样对其长远发展才是有利的。
信息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网、法制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