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智库动态> 法治新闻
30封贺信盛赞湖北法治发展研究院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10年丰硕成果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0日 发布者: 点击次数:702次

11月25日,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展示十周年丰硕成果报告会。本次报告会总计收到30封来自国内兄弟院校、国际组织及友人发来的贺信,其均对十年来“院-中心”在徐汉明教授带领下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度赞扬。

这30封贺信分别来自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四川大学法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国家法官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学报、西南政法大学全面依法治国研究院、西北政法大学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辽宁大学法学院、海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行政检察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武汉理工大学人文法学院、中南大学法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法学院、江汉大学法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主席王秀梅教授、国际检察官协会副主席江乐士博士、联合国学术委员会高级项目顾问雷多博士、阿塞拜疆检察官协会主席鲁士兰·哈杰耶夫、泰国总检察长办公室前总检察长西里撒克。

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于2012年获批成立并合署,十年来在学科建设、资政服务、科学研究、学术交流、“1+6”协同创新、“中国之治”国际传播及综合服务保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一是,智库建设“中南模式”发展定型。“院-中心”先后获批“教育部社会治理法治建设创新团队”“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基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并于2019年与刑事司法学院联合申报获批“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鉴定技术应用与社会治理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16年,“院-中心”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其他3家智库基地共同获CTTI中国来源智库“211”百名高校智库排名第一,于2018年获评“高校百强智库”A级,2020年荣获“中国法学会优秀法治研究基地”,2022年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优秀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第二名)。二是,咨政服务、科学研究方面推出了一批有质量、有影响的标志性成果。“院-中心”累计获中央与部省级机关采纳批示481件;开展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项目38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哲学人文社科、最高法、最高检、中政委、中宣部、中组部等重大攻关项目88项;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43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治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128篇,出版相关学术著作74部。三是,社会治理法学从首创到“三大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19年社会治理法学被教育部列入“新文科”目录。徐汉明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办委托重大项目“社会治理法学原论”,编撰首部《社会治理法学概论》教材;涵盖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建立健全,成为我校国家治理学院重点打造学科;“徐汉明社会治理法学教育基金会”创设并连续举办三届;专兼职师资队伍建立健全,“双导师”机制运行良好,探索出“学分+能力”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四是,“1+6”省部共建社会治理法学协同创新扬帆起航。在省政府、省教育厅和学校支持下,探索与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三峡大学、江汉大学、黄冈师范学院共建“社会治理法学”新模式,推动其规模集成化发展,形成师资队伍建设、法治卓越人才培养、联合科研攻关联动格局。五是,“中国之治”话语国际传播力显著增强。创设并连续成功举办八届“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将其打造为介推“中国模式”、分享“中国智慧”、展示“中国之治”国际话语传播平台。通过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大会、联合国反腐败大会、联合国网络犯罪预防理事会等6个国际平台传递“法治中国”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