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ICP备09005423号-7版权所有:中国法制发展战略研究院
地址: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特一号
传真:027-87108590邮箱:fazhihubei@qq.com
浏览总量:652907
——以暗示性话语实证分析为视角
王彦平※ 石瑞婷※ 王娟※ 王浚华※
论文提要: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是司法公正的前提,也是司法权健康运行的关键。然而,多年来,一些领导干部违法干扰司法活动、插手个案处理一直是影响我国司法公正的痼疾。在司法实践中,领导使用暗示性话语干预司法、破坏法治成长的现象频发,其中不仅可以从语言、效果及心理等多维度窥探其运行轨迹,而且暴露出该行为的隐秘性以及与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及司法伦理相悖离之危害性,更不难发现在这“虚饰”面纱背后交互激荡着权力、人情和权利对法官品质的考验。因此,有必要从策略选择、角色建设、行为准则等诸方面斩断领导干预司法的“隐形魔手”,这无疑会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文约1 万字)
关键词:依法治国 领导干预司法 暗示性话语 实证分析 防治
文章来源:《第三届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论文集(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