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ICP备09005423号-7版权所有:中国法制发展战略研究院
地址: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特一号
传真:027-87108590邮箱:fazhihubei@qq.com
浏览总量:559848
王仰文*
(聊城大学 法学院 山东聊城 252000)
摘 要:食品安全关系着全社会公民的身体健康,是城乡建设和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民生问题和经济问题。“互联网+”战略的兴起,使“互联网+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创新发展有了更大空间,也必将成为新常态下食品安全治理创新的着力点。这种全新模式的尝试探索正遭遇社会共识不足、技术支撑缺乏和制度保障不力等三方面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互联网+”时代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的提升。“互联网+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未来发展,有赖于对这一新兴业态科学定位的准确把握、信息技术有力支撑以及法律体系的健全完备。
关键词:互联网战略 食品安全治理 治理模式创新 食品安全制度
食品安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团结稳定。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在当下中国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社会发展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为确保食品安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国内食品行业在产品质量上依然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1]。“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达353951件,责令停产停业13460户,取缔无证经营32791户。”[2]可以预见,未来十年之内甚至更长时间,食品安全问题会一直困扰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建设。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进一步把食品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与此同时,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十多年来,互联网不仅改变着传统食品安全的监管模式,而且催生出新的食品安全治理业态。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为探索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创新,实现互联网技术与食品安全治理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互联网+食品安全治理”行动也必将被推上新的高度。站在网络强国的战略高度,认真反思新常态下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地方实践,努力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革新和制度创新已是当务之急。
文章来源:《第二届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论文集(2016年)
* 王仰文(1974-),男,山东聊城人,苏州大学法学博士,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聊城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行政法学、公共政策。联系电话:15864387715 通信地址:山东聊城 聊城大学法学院 252000 电子邮箱:charmingwang001@sina.com
[1] 李想、石磊:《行业信任危机的一个经济学解释:以食品安全为例》,载《经济研究》2014年第1期,第169-181页。
[2] 吉蕾蕾:《齐抓共管确保食品安全》,载《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