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合作交流> 学术交流
第四届“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圆满闭幕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4日 发布者: 点击次数:759次
  •         

         (通讯员:许燕子、胡伟涛)第四届“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今天上午落下帷幕。

    闭幕式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负责人徐汉明教授主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德淼教授公布了本次论坛论文评选结果: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186篇。经专家评审委员会组织初评、定评,最终确定37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9篇、优秀奖19篇。出席论坛闭幕式的领导和嘉宾代表分别给获奖作者颁奖。

    颁奖现场

    徐汉明教授作本届论坛综述他说,围绕论坛主题和分论坛议题与会代表展开了富有建设性的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关于新时代社会治理法治理论及社会治理法实施的问题研究方面,大家认为,我国创新社会治理从理论到实践、从组织体系到基层队伍、从制度创新到工作实效都取得了巨大成效。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发展社会治理法治理论和完善社会治理法治实践,科学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法治理论与实践,探索网络社会治理法治模式,完善安全保障和社会服务法律制度,及构建社会治理法治建设指标体系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 

    关于枫桥经验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东方模式”的问题研究方面与会代表认为,“枫桥经验”是一种以地域为载体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在我国的法律制度发展和法治进程中有较深远的影响。如何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构建科学的基层治理模式是我国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次会议枫桥经验的总结借鉴、基层适用、创新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同时,还对国家与地区社会治理法治比较、建构“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法治保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徐汉明教授作论坛综述

    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自2015年举办以来,汇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制度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国际合作等领域,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促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持续提升国家治理综合能力建言献策,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