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树立“五共”发展理念 构建公共卫生安全数据信息平台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3日 发布者: 点击次数:2256次

作者:曹永新

构建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是推进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项重要内容。后疫情时代,疫情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持续蔓延,已演变成一场世界性大灾难、大难题。一方面,疫情发生发展对我们的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同时改变了很多行业领域的变革。由此引发了社会诸多矛盾和问题。纵观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表面看是一场涉及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有关的疫情应对,实质是对大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全方位、多层面、深向度的综合审视。特别是健全公共卫生安全体系,推进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而建立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相关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承上启下、内外融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公共卫生安全相关的声音、图像、文字、数字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可以更好地服务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城市安全、社会安全、市民安全,把我国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科技优势、创新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为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

一、健全数据集成共享平台。所谓数据集成,是把不同来源、格式、特点性质的数据在逻辑上或物理上有机地集中,从而打通数据通道,提升数据治理,提高安全监管,改善决策能力,为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各阶层提供全面的数据共享。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推进,使得人类社会所积累的数据量已经超过了过去5000年的总和,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传播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武汉此次抗击疫情,各大科技企业运用大数据应用平台,积极为政府精准决策、科学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发挥了资源整合、技术赋能的独特作用。通信企业迅速行动,以最快时间、最高效率完成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以及16个方舱医院网络覆盖,开通5G网络,充分体现中国通信产业链的协同能力。与此同时,将社会治理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在抗击疫情中的应用结合,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为武汉及湖北各地防控疫情发挥了很好作用。但是,在实施数据共享过程中,由于不同用户提供的数据可能来自不同的途径,其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和数据质量千差万别,有时甚至会遇到数据格式不能转换或数据转换格式后丢失信息等棘手问题,严重阻碍了数据在各地区、各部门和各软件系统中的流动与共享。因此,如何对数据进行有效的集成管理已成为增强相关产业提升商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比如,应对公共卫生安全重大事件,须通过数据集成,实时汇聚与应对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党委政府部门管理数据、企事业单位管理数据、政法专业数据、医疗卫生专业数据、公共服务机构业务数据、网格采集数据等党务、政务、警务、勤务、事务信息,构建公共卫生安全治理“数据池”,实现信息资源共联、共享、共用。健全完善新冠肺疫疫情监控大数据智能平台,适时对本区域内医疗机构进行多维度动态监管,还原疫情发生的全过程,助力疫情防控流程的改进、疫情的研判和预测。明确疫情爆发期间,适时产出《新冠肺炎疫情分析和决策建议报告》,通过大数据智能平台对医学分析、模型构建、数据比对、挖掘分析等,对疫情现状详细分析,包括确诊患者分析、资源分析、横向对比分析、疫情的研判和预测等,助力有关机构对一个城市的疫情发展态势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全面剖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见建议。

二、健全风险预警共建平台。此次武汉爆发新冠肺炎,属于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疫情是当前我国一项政治任务,其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压力很大,社会需求增加,防控救治要求高,可变因素较多。为此,须健全公共卫生安全体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运行模式、管理方法,准确把握病毒特征、传播途径、感染特点、传播速度、危害后果,提高应对重大疫情突发事件的“预警”“处置”能力,增强疫情防控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一方面,通过物联感知、数据感知、智能感知,汇集社情民意、公共卫生、食品安全、资源环境、疫情检测,构建多因素智能化分析模型,第一时间发现风险、预测风险、控制风险、化解风险,推动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体系由战时突击建设向平时打好基础转变,由事中事后处置向事前预测、预警、预防转变,由部门“单打独斗”到社会“联防联控”转变。另一方面,各地疾控中心须重点加强各类病原体全面快速检测技术平台建设,通过病原微生物专用数据库比对和智能力算法分析,获得疑似致病微生物种属信息,并提供全面深入的报告,为疑似危重感染提供快速精准诊断依据,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切实增强突发急性传染病病原体快速检测能力,增强权威检验检定能力。明晰省、市、县(区)、乡(镇)疾控部门职责任务,建立分级分类形成病毒检测机构库,提升全区域、全系统、全过程疫情检测能力。明确市、县(区)疾控中心组建500至800人的精干得力的流调队伍,平时可在医疗机构从事传染疾病预防救治相关工作,遇有流调任务由所在地区疾控中心统一调度。

三、健全科学决策共治平台。科学决策也称理性决策。它是在科学的决策理论指导下,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应用各种科学的分析手段与方法,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进行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决策活动。 在应对公共卫生安全突发事件中,须坚持以数据为基础,客观真实展现经济、民生、社会、环境、卫生、安全治理等领域运行现状,提供全方位数据服务、全过程分析研判,为当地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打破各类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鸿沟”“数据烟囱”,将多源异构的数据进行脱敏、清洗、标准化和归一等处理,并及时针对不同场景需求,进行深度数据治理及自动化治理,再通过建模应用于实际应用中,将这些散乱在各处的数据最终得以发挥疫情决策价值。市、县(区)协助区域相关部门应构建一个全面、精细、立体、科学的信息化系统,提供无障碍但有权限管理的高效操作,使原本一个个独立的异构有机连接,满足包括公共卫生安全在内的政务需求及高效决策支持;可利用“医渡云”协助多地有关部门建立新冠肺炎疫情监控大数据智能平台,构建城市及区域的疫情动态热力图,有助于还原该城市域疫情发生的全过程以及疫情防控流程的改进;利用智能分析及预测,为政府决策、应急管理、资源调度、重大事件研判及预测提供直观的支持,助力决策者基于关键的数据及动态变化了解区域内应急事件的发展情况及态势、以便结合实际情况迅速做出决策;利用设计平台看板可动态显示确诊病例变化情况、不同类型的累计病例、确诊数量的预测、疫情发展趋势对比分析、RT指数、RT变化趋势、治愈率情况等最新信息,助力相关部门对医疗机构进行多维度动态监管,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监督有力的决策支持平台。

四、健全指挥调度共创平台。健全指挥调度是推进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在工作实施进程中,突出平战结合,防管并用,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联通、高度智能的综合指挥体系,减层级、简流程,实现日常管理效率提升、应急指挥统一联动和社会治理方式优化。如发生重大疫情事件,当地指挥管理系统启动应急程序后,值班人员通过应急调度平台进行应急通知及政令等编制,系统后台将自动合成语音,一键群发预案中人员手机、办公电话,呼叫接通后自动播放应急事件的语音播报,播放完成后自动挂机,无接听将追呼直至接听。系统采用高清音视频技术,将应急事件可视化,结合5G传输将应急指挥机动化,为领导及工作人员手机提供专用App,指挥人员在哪里,哪里就是指挥中心。领导可通过手机App调阅医院监控,察看患者诊疗情况,并可视频连线医务人员进行慰问。工作人员手机App、执法记录仪、隔离病房布控球等随时直播疫区现场,为领导随时掌握抗疫措施执行情况,为处置决策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远程即可随时掌握辖区疫情防控情况,尽量减少与传染区域不必要接触,保证自身安全;系统GIS调度可以事件为中心的地理信息、周围医疗救助、公安武警等应急资源、防疫物资配置、所属基层机构人员联系方式以图层展示,一键可视通信、多方会商;定点医院、隔离区可配置远程会诊终端设备,将救治情况以视频的形式上传给指挥中心,并可将相关专家统一接入视频会议中,实现远程会诊、远程监护、远程探视慰问等功能,为卫健委系统建设数据“驾驶舱”,实时掌控疫情数据和救援力量,全面分析疫情发展态势,高效调度应急医疗资源,并可为数据驾驶舱系统提供调度引擎,实现多部门协同应急指挥联动;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为政府部门构建横向全部门,纵向全打通的一横一纵的一体化应急指挥网络,实现处置信息在各级部门实时交互与发布,在突发事件处置及抗疫措施实施中,提供可视调度指挥、应急联动、视频会商、位置上报、移动调度通信、远程诊疗辅助等功能,为各级快速响应、协同处置提供可控可通可指挥的手段,并将以此次应用为基础,以新ICT技术为依托,打造更加高效顺畅的政府指挥调度管理平台,持续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健全社会服务共赢平台。全面承接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工作,将其纳入城市社会治理一项基础性、规范性、长远性工作任务来落实,严格落实公共卫生安全部门预防监管前置“第一哨位”职责,明确公安、应急、消防、交警、医疗、食药、商务、住建、城管等重点部门带头落实应对公共卫生安全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置”措施,紧抓基层社会治理源头力量,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针对基层一线治理存在线上线下脱离、设备运用低效等问题,可以“摄像头(眼睛)+计算机智能(大脑)+基层多元共治”为架构,推出城市眼·云共治智慧治理项目,并在城市所在区域“全覆盖”,有效提升城市运行的感知力,公共资源的配置力、异常情形的预测力和突发事件的干预力,下力在基层治理数字化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改进不明原因疾病、聚集性病例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方式,通过公共卫生疫情直报系统、医院发热门诊、预约诊疗、互联网诊疗、药品零售、穿戴设备、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大数据监测,实时动态关注居民健康变化情况,强化传染性疾病、食源性疾病、不明原因疾病的实时监测。加强农贸市场、城市地下污水管道等外环境监测。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的信息推送、会商分析与风险预警,健全可疑病例、临床异常现象讨论报告制度,强化医务人员传染病疫情识别与报告的法律责任意识,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和流行病学相关知识培训。建立卫生、疾控、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在病例流调、密接追踪、人员接送、隔离管理等工作中的协作配合机制。建立健全面向社会公众的一体化社会治理服务体系,充分调动网格员、社区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等力量,为群众提供全天候、多元化、有温度的服务管理。比如,武汉疫情期间,人流密集的办公室成为了高危场所,从国家到地方纷纷颁布了推迟上班的相关政策,在线办公成了众多企业的刚需。多款远程办公工具,为政府机构、企业组织、教育医疗单位疫情期间在线办公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阿里钉钉发布“员工健康”功能,企业员工可以打卡“报平安”并免费开放百人视频会议功能,向1000万家企业免费开放全套的“在家办公”系统;1月27日,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部属各高等学校、地方所属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学校适当推迟春季学期开学时间。与此同时,武汉市教育部门与机构为服务保障抗疫情期间各大院校“停课不停教、宅家不停学”做了大量工作。人民网慕课为响应教育部相关要求,与千聊、百度百家号、24K社群、壹心理、飞鹤星妈课堂、陈列共和、即课学堂、杏林名师课堂、21课、专家汇、蜜蜂学堂等品牌共同发起“十万个在线教室”公益行动;有的面对中小企业所承受的现金流短缺、经营陷入困境的现状,人民金服联手各合作银行为企业开通绿色金融服务通道:针对核心企业(大型央企、国企或上市公司)链属的中小企业,可凭借与核心企业的真实贸易背景和核心企业的应付确权,通过人民普惠平台快速申请相关融资;而针对无法通过金融供应链获得融资的企业,人民金服联合相关合作银行,推出无抵押信用贷融资服务。同时,利用区块链促进数据共享、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推进大数据产业的良性发展。再如,湖北“健康码”自2月24日上线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介下,社会公众积极申领。截止4月1日,已发放湖北“健康码”4416万个,单日最高访问量超过2500万人次,累计访问量超过40亿人次。对于因就医、防疫情、保运行等原因,须外出的市民、推荐采取“健康码”扫码登记模式取代手工登记填表,市民可在网上完成实名认证和在线领取,并实名绑定“武汉通”,为出行、就医、求助等提供了便利,已被社会公众广泛接受和充分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