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智库动态> 法治新闻
徐汉明教授出席法庭科学发展(国际)论坛暨第十六届CCFC计算机取证技术峰会并作精彩致辞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1日 发布者: 点击次数:1541次

付玉 报道法庭科学发展(国际)论坛暨第十六届CCFC计算机取证技术峰会1127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同声传译会议室隆重召开来自中国、意大利、美国高校的学者线上线下参与会议,近百名专家齐聚现场,线上直播观看人数持续稳定在三千人左右,约十万余人关注本次盛会。本届峰会主题为“法庭科学创新型、跨领域学科建设的挑战与机遇”,共设置有四个单元每单元的主题分别是高水平国际化实验室的规划、建设与评估;法庭科学的学科领域进展与思考;电子证据技术创新前沿;以及中外专家智慧风暴圆桌与谈——法庭科学创新型跨领域学科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本次峰会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胡向阳教授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闫平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汉明教授受邀出席并且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闫平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介绍了“司法鉴定与社会治理研究院”的服务宗旨、法庭科学发展(国际)论坛的自身特色与创建背景。他强调,作为创新型的融通性学科,“法庭科学”专业既代表了刑事司法科学技术领域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对现有学科与专业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挑战。通过与国内外同行的积极协作与深入交流,探讨司法鉴定技术与刑事实体及程序法高效衔接中的难点与热点议题,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及创新团队建设的各项制度设计与机制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汉明教授致辞他认为在司法现代化进程中,法庭科学形成了“传统理论说”“法庭应用学”“司法应用科学说”等“三种学说”,这“三种学说”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而法庭科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型构则以这“三种学说”为基础展开。他强调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现代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高科技技术给传统法庭科学的“三大体系”带来挑战,暴露出其在研究和诠释法庭性质、地位、功能、作用,揭示独特法庭活动现象及其规律知识体系上的不足。在如何推动法庭科学三大体系建设方面,徐汉明教授认为,要推动法庭科学与法庭学、司法学、社会治理法学、国家安全法学、应急法学、数字法学、国家监察法学、党内法规学的学术体系与法庭科学知识体系的深度融合,挖掘法庭科学本身具有交叉学科的优质基因,着力培养一大批复合型、创新型、能力型、涉外型的“四型”法庭科学卓越人才,以满足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更精准的法福利供给、更高品质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郭泽强教授峰会论坛综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胡向阳教授致闭幕辞本次峰会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与社会治理研究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承办,武汉天宇宁达科技有限公司、资讯保安及法证公会(ISFS香港)、弘德网协办,至此峰会圆满闭幕